长跑人生
---为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而作
人生是一场长跑,高考仅仅是一个起点。
我中学就读于常德七中,1979年参加高考。对于非重点的常德七中,据说1979年是唯一一年其高考平均成绩超过了常德一中。
我高考获得了375分的高分,名列全校第三,全市第五。对于当年330分的重点分数线,我如果报考北大,清华等名校,也应该有录取的可能性。
但是,我的人生注定了是奇妙和戏剧化的⋯
高考完毕,我刚满十六岁,身高1.54米,体重40公斤,发育尚未完成,而且又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当时不象现在,独生子女罕见而稀少,因此父母异常担心我的生活自理能力,不想我读书离家太远,在填报入学申请时,五个志愿清一色填上“湖南大学”,而且在服从分配栏里鲜明地写着“不服从”。
估计湖大招生办的老师很少面对这种不寻常的申请表。尽管我五个志愿全填报湖大以显示对湖大的无比忠诚和向往,尽管我的分数远超湖大的录取线,但当他们拿到我的申请表,特别是看到“不服从分配”的字眼,反而对我产生了反感和怀疑,最后还是家里找了一些关系,几经周折,才把我送入湖南大学――现实就是这样匪夷所思,有时令人啼笑皆非。
进入湖大,我是班上高考最高分,和年龄最小的学生――优越的天然条件使我的大学生活前景看起来一片光明,灿烂――但恰恰是这些天然优势最后使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一事无成,一无所获,几近虚度――长跑竞赛中,起跑的快慢对最终赛果的影响其实微不足道。
年龄少,是优势,也是劣势。劣势就是不成熟,不智慧,不懂得把握自己,不懂得融合他人。高考成绩好,是优势,也是劣势。劣势就是盲目骄傲,自大,误信自己天生的聪明,能干。结果,两项劣势综合一起,使我四年大学既不勤奋,又看不清方向;不懂怎么去读书,也不懂究竟读的什么书; 不懂怎么为人处事,也不懂怎么做人交友。眼见身边同学们逐渐成熟,成长起来,自己还陷入盲目的乐观自信当中,直到研究生报考比湖大还低一档次的长沙铁道学院,仍然一败涂地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自己其实智商普通,并非当初众人交口赞誉的天才少年――真正的天才,是絶对的勤奋,加上正确的方向,加上一定的天资――认识自己,认清自己其实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对我,这个过程花了四年之久。
灰溜溜地从大学毕业,分配回常德电视大学教书,由于憋着一口气,一心想把过去的自信找回来,于是埋头复习,专心考研,终于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而且奇妙的是:我大学的专业是工业自动化,因此研究生也报考同样专业。但录取时,学校发现我的考分还是较低,不够录取线,只能把我录取到刚刚开办的企业管理专业的不拿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班――由于我考少了这几分,导致我从工业自动化意外地转变到企业管理专业,结果却整整转变了我的一生――我性格外向,擅长交际,不喜欢也不适合闷头研究,实验和钻研,更适合和人打交道,管理,协调和组织等工作。
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回头看,高考选择一个符合自身性格,优势的专业要远远,远远地重要过选择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从古到今的社会从来就是充满竞争,充满角力的社会,人生要有所成就,要出人头地,所赖以为生的职业就必须吻合自己的性格,自身的优势,否则很难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高考的专业选择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一生的事业,由此决定了一生的成败。但这项重大的人生选择却往往得不到家长们应有的重视,家长们更为重视的是子女上到名牌的大学,以便自己脸上有光,而忽略了仔细分析推敲子女的性格优势,帮其选择一个有利一生发展的对口专业――因为高考专业选择失误而耽误一生的例子数不胜数。感谢上天,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我实现了专业转换,踏上了一条自己喜欢,又符合自身优势的事业轨道,然后取得一系列的人生成就,所以今天我才能以轻松的口吻向后辈们说:分数考得好,有时不如考得少。
考上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以及名声更响的学校,而且21岁我仍然年轻,我人生长跑的步履又变得轻松,欢快起来…
企业管理确实是我朝思暮想的职业,因为它意味着权力,尊严,利益。研究生期间,我也学生生涯第一次担任班长这真正管理级别的职位(过去因为调皮,最高的职务只是排路队的路队长)。这一切都让我坚定地瞄准一个目标:成为一名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真正的企业管理者。
我不仅订下这个目标,也以无比勇气向这目标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1986年,我研究生毕业,在全班所有其它同学或留校,或进机关或入研究所的时候,我是唯一的例外,选择进入企业并且是再回常德,进了华南光学仪器厂。
当时我风华正茂,踌躇满志。做为中国第一届的企业管理研究生,做为华南光学仪器厂建厂来分配到的第一名研究生,我感觉自己应该倍受尊崇和重用,应该很快走上管理岗位――现实却很快给了我当头一棒:我被安排住集体宿舍,分配到厂计划科做一名普通科员,成天处理无关紧要的零碎烦事――几千人的大厂,知识分子成堆,大学生每年一批批分配进来就淹没在茫茫厂区中。长期封闭的三线背景导致工厂内部人事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体系纠葛不清――即使把我马上提拔成管理者,即使让我拥有企业大权,其实凭我所学到的那点可怜的书本知识也根本应付不了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企业社会――我陷入一生中最迷茫,沮丧的时刻: 因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希望,周围的同事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此怡然自得地扎根,我却难以想象自己一辈子就在这山沟里将青春,锐气和激情消磨殆尽――颓废的心境让我讨厌工作,脾气暴躁,不听调遣,同事们认为我是狂妄自大的刺头,组织上准备处分我,讨论将我一年的党员预备期延长――我唯一的出路就是逃离,逃离这山沟,逃离这令人窒息的环境,逃离这和理想相距十万八千里的现实…。
终于,工作不满半年,我异常狼狈地逃离成功,转到省城一所大学教书。在大学里,我能言善辨,风趣幽默的长处发挥得淋漓尽致,广受学生爱戴和欢迎,结果短期内摇身一变成为学校最杰出的青年教师,党员预备按期转正,还被提拔成党支部委员(分管计划生育)。然后被校领导钦点出国留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从此一生发生质的改变和突破…。
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滑稽,戏剧,不可捉摸,难以预测… 几个月前在封闭的山沟工厂里的郁郁寡欢,茫然无绪几个月后似乎恍若隔世…。
但其实这就是人生的常态,起起伏伏,快快慢慢,跑跑停停… 因为人生是一场长跑,不跑到终点,永远不知最后的冲线者。即然如此,在人生漫长的奔跑途中,大家大可不必过于心慌,焦虑,无谓为半途中暂时的领先,落后而介櫰,失意。
所以,高考落榜了,不要紧张。尽管高考是一条独木桥,一条羊肠小道,但放眼当今社会,没有大学学历的成功者比比皆是,无处不在。高考没有考上名校,不要紧张,还可以研究生考名校来弥补,研究生即使考不上,也不要紧张,同样放眼社会,非名校毕业的成功者也比比皆是,无处不在。
这里面其实蕴藏着一个简单的哲理:当你没有大学学历,当你不是名牌毕业生,只要你有志气,有雄心,你就会加倍地勤奋,努力,进取,勇敢,拼搏。你会将自卑埋在心底,用行动,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当我在山沟工厂里挣扎的时候,我的研究生同学们都相对舒适地在大学,研究所和机构里怡然度日。而正由于当时的极度不舒适,我才有压力,有决心,有斗志去逃离,去闯荡,去跳跃,像鲤鱼跳龙门一样… 最后领略到更为壮观,更为灿烂的人生风景。
1979年高考,我数学考得最好,95分,政治最差,62分,这对教了一辈子政治课的父亲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遗憾如此,我只能一直用过往的人生经历来对政治,对人生的辩证进行亲身的体验和诠释: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老子名言)。幸运并非没有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培根名言)。
人生就是一场长跑,重点是不停地奋进,追求,奔跑下去――高考后近三十年的人生经历让我明白,体会和实践了这一点――我将此文当成近三十年后的一篇政治课的辨证法家庭作业交给我父亲:怎么样,哥们,我政治课学得不错了吧?!请给我打个高分,就算是对我人生长跑途中的一次加油和喝采吧!
胡野碧
香港汇金金融集团
凤凰卫视
2007年5月5日,香港
|
董事会主席
财经评论员
|